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

明孝陵之秋(上)【神道篇】

南京最美六百米,古蹟秋葉色瑰麗。
南京秋色()

11月中旬,匆匆前往南京數天賞秋色,主要目標是明孝陵神道,歷史文化遺蹟與紅葉金秋完美結合,是我嚮往多時的「神級」景觀

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的合葬墓,取皇后的諡號「孝慈」命名,位於鐘山南麓,是中國現存有數的巨大皇陵,2003年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。明孝陵於永樂三年(1405年)落成,歷時 25 年。作為明陵之首的孝陵宏偉壯觀,代表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,直接影響明清兩代帝王陵寢的形制。墓區的建築大體分為兩組:第一組神道部分,從下馬坊起,到孝陵正門;第二組是主體部分,從正門到寶城、明樓、崇丘為止。現存建築有神烈山碑、禁約碑、下馬坊、大金門、四方城及神功聖德碑、孝陵殿、大石橋等。 

 明孝陵神道一向是遊客參觀的焦點,最著名的是兩旁佈滿各式神獸,依次排列著獅子、獬豸、駱駝、象、麒麟、馬6種石獸每種2對,共1224件,每種兩跪兩立,夾道迎侍。石獸體現皇家陵寢的禮儀,各有寓意:獅為百獸之王,顯示帝王威嚴,既象徵皇權,又能鎮魔辟邪;獬豸是神獸,獨角、獅身、青毛,秉性忠直,明辨是非,它能用角抵觸罪人;駱駝是沙漠與熱帶的象徵,表示大明疆域遼闊,皇帝威鎮四方;大象四腿粗壯有力,堅如磐石,表示江山穩固;麒麟是傳說中的「四靈」(麟、龜、龍、鳳)之首,牠是不履生草、不食生物的仁獸,雄的叫麒、雌的叫麟,象徵「仁義之君」和吉祥;馬,是古帝王征戰、統一江山的重要坐騎。明孝陵神道的6 種石獸中,以象為最大,重80噸。這段神道現俗稱為「石像路」,全長615米。神道不像其他皇陵般呈直線,而是彎曲繞過孫權陵墓所在的梅花山。據說朱元璋很尊敬孫權,但明孝陵所在偏偏又是當地最好風水的寶地,才有此「讓路」設計

在金秋日子,紅葉、黃葉把整條石像路裝飾得斑斕耀目,被譽為「南京最美600米」。因為知道秋天的明孝陵深受遊人歡迎,所以於大清早就出發。約八時到達景區,急不及待就往神道走去。雖然時間尚早,但遊人已經比想像中要多。明孝陵神道秋色的魅力果然沒法擋。紅葉沒有預期中的多,最悅目的是全部變成黃葉的銀杏樹,艷麗出眾。晨光斜照,紅、橙、黃、綠色的葉子競艷,在蔚藍天空下交織,組成一幅幅色彩豐富的亮麗圖畫。當從神道走過,整個人被自然的彩色包圍著,心情雀躍興奮。本是氣氛莊嚴肅穆的神道,當換上一身秋裝後,馬上變得充滿生命力,神獸彷彿也「活」起來了。這是人文與自然景觀的美麗融合,我沉醉在神道中的色彩和光影中,雖然遊人愈來愈多,時會影響構圖;但始終時間尚早,只要耐心等待一會,總會拍到較理想的畫面。神道內四處是志同道合的影友,大家都專注地取景。當地女士很喜歡撒出一堆紅葉拍照,我「入鄉隨俗」,也湊熱鬧拍一下。

整個上午,我都留在明孝陵景區內,盡情拍攝瑰麗秋色。因為照片很多,所以明孝陵分上下兩回連載,下回再見。


早上八時半


舉目盡是秋色



上下皆是黃葉


自然與人文景觀融合


石獸碩大無朋


紅葉滿枝頭


當地影友熱衷於拍攝撒紅葉



賞心悅目





銀杏樹下


藍天黃葉









五彩紛陳





大家都沉醉在秋色之中


晨光中的銀杏葉子閃閃發亮





神道旁的梧桐樹隧道


人站在石獸下變得渺小


又來撒紅葉








樹影斑駁下的石象


影友樂在其中


一雙一對


黃葉深處





接近正午,難得拍到一張少人的。





6 則留言:

謝謝來訪及留言。如果您想收到留言回覆的電郵通知,請按留言方框下的"以電子郵件訂閱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