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鳥群居小天地,色彩形態各具美。
已往到南生圍、大生圍、塱原濕地等地方拍照時,常會碰到一些帶備超強「火力」的影友在列陣,他們是一群喜歡拍攝雀鳥的影友。看著他們的「大炮陣」,令人想起大型運動比賽時的記者團隊,那些鏡頭的強勁程度就像奧運時候的壯觀陣容。自己對於拍攝雀鳥雖然不是沒有興趣,但限於鏡頭火力不足,而且在戶外拍攝雀鳥需要很有耐性去守候,所以過去甚少專程拍鳥。而香港公園內有個觀鳥園,與雀鳥的距離沒那麼遠,而且不用花長時間去守候,比較容易有收穫,對於我來說是最適合不過的拍鳥好地方。
香港公園尤德觀鳥園以已故的尤德爵士命名,自1992年9月起開放給公眾參觀。如果隔著鳥籠觀鳥或隔著獸籠看動物,對於拍攝來說,那籠子完全是大煞風景之物。這個觀鳥園的設計是以不銹鋼圍網罩住整個觀鳥園,以四個巨型拱架承托圍網,避免園內出現礙眼支柱。圍網覆蓋範圍約為3 000平方米,上蓋的最高點與山谷底部相距30米。當我們進入觀鳥園內,可以毫無阻隔地拍攝雀鳥,遊人可以在高架行人通道漫步,在樹林中找尋鳥蹤。陽光從上方照下,加上有瀑布、水池等分佈其中,令人好像置身於森林之中。雖然大家都身在網中,但因為這個網非常巨大,而且佈置得像大自然環境一樣,令人忘記身處網中。拍攝時,我盡量避開高處的圍網,在遠攝鏡頭的散景效果下,拍出來的照片就像在野外影鳥無異。特別是在陽光映照下,感覺更加接近大自然。
我在園中的高架通道來來回回,遊目四顧,找尋雀鳥的影蹤,過程就如尋寶一樣,當發現鳥蹤時,馬上以最快速度拍下來。自問對鳥兒的認識極有限,基本上是個門外漢,看見的鳥兒十居其九都不知道牠的名字。雀鳥在樹林中飛翔、歌唱、進食、休憩、依偎,牠們的一舉一動,各種姿態都吸引著現場影友的鏡頭。除了形態,各種雀鳥的顏色亦令人目不暇給,大部分都是顏色鮮艷,而當中最搶眼相信就是鸚鵡了。
在觀鳥園內拍攝雀鳥,不用長途跋涉、舟車勞頓,更加不用花長時間去守候,亦無須那些超級長勁火力的遠攝鏡頭,最重要是肯定會有收穫,是一個非常值得去看、去拍照的好地方。置身園內,像身處山林之中,偶爾響起鳥鳴,所謂「鳥鳴山更幽」,環境顯得更加寧靜。遊人都很安靜,沒有破壞幽靜環境,也沒有騷擾百鳥的生活。
過往在我網誌內登場的鳥兒,往往是拍攝花卉時的配角,借以襯托花兒的吸引力,或營造鳥語花香的意境,如拍攝紅棉時就最常見。今回讓鳥兒們當這輯照片的主角,牠們的形態、表現各方面當然都可以獨當一面。我相信將來自己一定會再訪香港公園的觀鳥園,再次用鏡頭為牠們留下美麗影像。
來遲一步
这些鸟儿 真的 很山森兄 “ 配合默契 ” 。 好像是 “ 鸟模特 ” ! 特别是 几幅 背景较深的 照片。 都是 一幅幅的 特写! 我已下载了几张, 留着 慢慢 欣赏, 并转发给几位朋友 分享了
回覆刪除! 【 我会注明 照片的 作者的 ! 】
哈,是的,有些鳥兒真的像特約演員。謝謝你欣賞啊!
刪除啲雀仔好得意呀 ! 👍
回覆刪除2021尤德觀鳥園 https://youtu.be/wfBjCKuhrVw
✔️2020香港公園尤德觀鳥園 https://youtu.be/gZiu-QeKiVI
2020香港公園觀鳥園 https://youtu.be/-_h5PlTXSQE
2017HK Park Youde Aviary https://youtu.be/BiMLB5znybU
2015鳥@尤德觀鳥園 https://youtu.be/xcNoIf34kdI
謝謝欣賞。這兒拍鳥相對容易。
刪除這裏「打雀」舒服得多啊!
回覆刪除是的,應該實有收穫。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