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

活化雷生春

活化古蹟新氣象,社區遺產雷生春。

雷生春於1931年落成,位於香港九龍旺角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,是具有古典意大利建築特色的唐樓。其名字源於一副對聯,寓意雷生春生產的藥品能夠妙手回春。業權本由九龍巴士創辦人之一雷亮持有,2000年,其後人捐贈給港府,後被香港政府列為一級歷史建築。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自2009年得到政府獲選為「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」的伙伴機構後,積極進行活化雷生春工程,20124月正式投入服務,成為非牟利機構經營的中醫診所


在八年前,我曾經拍攝雷生春的外貌。那時覺得這舊建築物外型獨特,雖然已經荒廢,但仍然充滿舊式建築的吸引力,是典型的「走馬大騎樓」唐樓,結合現代風格與古典元素。現在經「活化」後,雖然外貌有一定程度改變,如外牆髹上米白色,在騎樓加設玻璃窗。但慶幸的是仍然用作醫學用途,這樣的活化,是比較「忠於原著」的。早陣子,我有機會進入雷生春堂參觀及拍攝,心情雀躍。內裡有不少展板,介紹雷生春的歷史、唐樓、涼茶製造過程等,還有這幢建築物舊貌的模型,古代醫師的塑像,手工頗精細。內裡的地磚、欄杆、涼茶壺、昔日的裝飾品,全都是拍攝對象。不過,對我而言,雷生春最吸引的始終是建築外貌,尤其是夜景,當華燈初上時,雷生春綻放光芒,彷彿象徵它復活重生,重新為市民投入服務,照亮社區。




2004年 雷生春舊貌


2012年 雷生春的最新面貌


底部的支柱保留原來面貌














雷生春堂內的涼茶銅壺





活化版模型


昔日版模型





涼茶攤販


典雅地磚


別具特色的門窗、欄杆





華陀像


本草綱目作者 李時珍像





窗外

















左方的是木匾上脫落的雕花,右方是新的。





牆上的大型鳥瞰圖


堂外的百子櫃裝飾


黃昏下的雷生春


華燈初上


今夜燈火燦爛


雷生春堂的騎樓下



1 則留言:

謝謝來訪及留言。如果您想收到留言回覆的電郵通知,請按留言方框下的"以電子郵件訂閱"。